• 医院通告
  • 义诊
“治未病”是医疗服务之本
发布处室:宁波市眼科医院    发布日期:2014-06-20    作者:宁波市眼科医院    阅读次数:
【文字 】【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 “整整390人!6月18日,宁波市眼科医院‘敬老光明行’送医下乡医疗队,在象山县新桥镇再次刷新今年日义诊人次记录。其中,发现低视力白内障87人次、早中期白内障160人次、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病49人次、翼状胬肉48人次、其它眼病40人次,几乎人人有眼病。这些都说明了什么?”

    市眼科医院防盲办李主任动情地说,4年来,“敬老光明行” 累计送医下乡308个工作日,深入全市各乡村社区473次,有53260位老人参加眼科筛查,重复参与率6%。发现低视力白内障始终占21%,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病更是有增无减。与此同时,2010年市眼科医院出院患者3268人次,并以每年1000人次逐年递增,预计今年将超过7000人次,增加一倍床位的新医院即将年底动工。这些都说明了什么?李主任认为,从防盲治盲的神圣职责上来说,这些“事迹”并非荣耀,而是值得反思。这几十年来,我们的医疗事业,我们的医保事业,我们的医改事业,我们的公共卫生服务方向都需要调整“处方”。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是上世纪50—60年代我国卫生工作坚持的指导方针。我们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通过深入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通过医疗卫生机构不断深入基层进行卫生宣传教育,提出“四要三不要”(“四要”即:消灭苍蝇要彻底,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果菜要洗烫,得了痢疾要早报告、早治疗;“三不要”即:不要喝生水,不要随地大便,不要吃腐烂不洁的食物)的健康理念,百姓卫生知识水平日益提高,全民养成勤洗澡、勤理发、勤洗晒衣被的良好习惯,逐步消灭了鼠疫、霍乱、天花等多种烈性传染病。

    如今,我们的医学技术越来越进步,医生队伍越来越庞大,而病人却越来越多,这是卫生事业的遗憾,这是医生的悲哀,这是医学的失败。我们舍得花大钱购买用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网脱”手术的玻璃体切割设备,我们不舍得为百姓报销糖尿病预防检查费用;人们往往愿意花1万元在眼球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诺适得)以控制努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病情,人们常常不愿意认认真真听取一场眼病预防知识科普讲座。李主任说,原本当天的义诊是安排有“宁波版”“老年眼病预防知识”科普讲座的,八点半到达现场,已经有200多号老人排队等着检查眼睛了。老人们并不热衷于听讲座,经常碰到我们这边在开展爱眼健康教育讲座,老人们在那边聚精会神摸麻将,等你开始检查眼睛了,他们就都忙不迭地涌来了。

    健康教育是预防疾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医疗消费具有无限趋高性,再多的财富也会被这个“无底洞”吞噬干净,而健康教育是预防疾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因此,解决13亿人的健康问题,绝不能靠打针吃药、开刀化疗,而要靠预防为主,靠全民健康教育。只有病人越治越少,才说明医生的本领越来越高,医疗卫生事业越来越有希望。医改十几年来,大医院人满为患、卫生院闲着没事干的现象日趋严重。李主任认为,作为百姓健康的“守门人”,基层医疗机构应当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治未病”上,放在疾病预防上,放在百姓的健康教育上,放在百姓的健康体检上,而不是忙着“治已病”,不是忙着请专家坐诊,忙着引进高端设备,忙着创专科特色。

    新医改以来,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公共卫生服务、健康促进、疾病预防、临床诊疗、慢病管理、康复等方面应发挥的作用,社会各界早已达成共识。愿我们的各级大医院都来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撰写健康教育科普课件,都来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培训全科体检医生,全社会都来共筑我们健康之河的上游堤坝,防患于未然不让河水再泛滥,不让中华民族再次沦为“东亚病夫”。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