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教育
  • 青光眼
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发布处室:宁波市眼科医院    发布日期:2019-11-25    作者:宁波市眼科医院    阅读次数:
【文字 】【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        开角型青光眼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但是临床上开角型青光眼一般是指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即在没有明显的原因、并且前房角开放的情况下,发生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和相对应的视野缺损,最终可能导致失明。
      临床表现
      发病初期无明显不适,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方感觉有轻微头痛、眼痛、视物模糊及虹视等,经休息后自行消失,故易误认为视力疲劳所致。中心视力可维持相当长时间不变,但视野可以很早出现缺损,最后由于长期高眼压的压迫,视神经逐渐萎缩。视野随之缩小,消失而失明。整个病程中外眼无明显体征,仅在晚期瞳孔有轻度扩大,虹膜萎缩。
      1、眼压:
      在病变早期,眼压多不稳定,呈波动状,1天之内可能有数小时眼压升高,而在就诊时眼压可能正常。因此,只有测量24h眼压或做激发试验,才有助于诊断。
      2、视野:
      早期多为中心视野改变,如生理盲点上下扩大,呈火焰状暗点,出现旁中心暗点,以至以后相继形成弓形暗点。随着病程进展,周边视野开始在鼻侧缩小缺损,继之向心性缩小呈管状视野,最后中心视力丧失。
      3、眼底:
      早期视乳头与生理凹陷尚保持正常状态,生理凹陷与视乳头直径比例为3:10,即杯盘比为0.3。眼压持续升高后,生理凹陷扩大并加深(杯盘比达0.6以上),甚至达到视盘边缘,形成青光眼杯。晚期典型的青光眼杯,其凹陷直达视盘边缘,血管越过视乳头边缘呈屈膝状,且被推向鼻侧,整个乳头呈苍白色变化是诊断本病的一个重要指征。
      治疗措施
      本病治疗原则是:①先用药物治疗,若各种药物在最大药量下仍不能控制眼压,可考虑手术治疗;②先用低浓度的药液后用高浓度的药液滴眼,根据不同药物的有效降压作用时间,决定每天点药的次数,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在24小时内能维持有效药量,睡前可改用眼膏涂眼;③长期应用抗青光眼药物,若出现药效降低时,可改用其他降压药,或联合应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