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新闻
  • 媒体报道
清明特刊|宁波一夫妇共同签下角膜捐献 丈夫为妻子完成最后的心愿
发布处室:医院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1-03-30    作者:    阅读次数:
【文字 】【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 点击播放视频


    3月25日上午,2021年度宁波市人体器官、遗体(角膜)捐献者缅怀纪念活动,在位于九龙湖的宁波市遗体捐献纪念陵园举行。

    在前来缅怀祭奠的人群中,记者又见到了廖先生。今年2月11日,他遵照妻子生前的遗愿,在妻子告别了8年的抗癌之路后,第一时间联系宁波市眼科医院,帮助妻子完成了角膜捐献。记者全程跟随,记录了当时那一幕幕感人的场面。


    2月11日,大年三十,阴雨连绵。

     

    宁波市眼科医院角膜捐献协调员团队接到廖先生电话,“我太太走了,麻烦你们过来吧。”

     

    在鄞州二院的病房内,58岁的廖太太告别了八年抗癌之路,安详闭上了眼睛。

     

    2月以来,廖太太病情每况愈下,就在离开前的一周,她悄悄用手机敲下了遗言。“现在病情极不稳定,随时都可能出现危险,考虑再三,特立以下遗嘱:1、捐献角膜,让我还可以看到更多美丽的世界……此事交由老公安排……”

     

    廖太太是一名机械工程师,生命遗言里,还保持着一贯的理性冷静。抗癌八年,常宽慰着床边的丈夫和儿子。主治医生感叹:这是我见过的最乐观、最冷静的抗癌病人了。

     

    廖先生读此心如刀绞,夜不能寐,虽然早知妻心愿,但让他意外,这是妻子离开世界前最为迫切的愿望。

     

    22日,他们迎来了宁波市眼科医院的角膜捐献协调员和海曙区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这几年接受化疗,身体器官别无可用,我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只有角膜可以用吧,就把角膜捐了。”廖太太坦诚道。

     

    廖先生于心不忍,流着泪看她签下了捐献志愿书,“这是我唯一可以继续支持她、并帮她达成的愿望了。”同时,又接过自己的那份,郑重签下姓名。“这是唯一可以让她知道,我会永远陪着她,跟她站立在一起的事了。”廖先生说。

     

    “请记得一定第一时间通知我们,不管三更半夜还是逢年过节,别怕打扰,我们都会第一时间赶到。”告别前,眼科医院的角膜协调员叮嘱廖先生,“谢谢!再次向您和您的夫人致敬!”

     

    除夕当天,角膜捐献协调员团队轻声问候家属。角膜协调员项盛核对各类身份信息及证明,轻声向廖先生解释,手术后,医生会为捐献者戴上医用材料,不会影响她体面地离开世界。廖先生宽慰点点头。

     

    在场工作人员向遗体鞠躬默哀后,青年医生李闻碟穿上手术服,戴上手套,恭敬地帮助廖太太完成最后一项心愿。医生细致利落地操作每一个步骤,手术完毕后,将立马返回宁波市眼科医院宁波市红十字眼库,作进一步鉴定处理,未来用于众多排队等候急需角膜移植的其中一位陌生患者。

     

    “您太太的眼角膜最多可以帮助四名患者重见光明。”

     

    听闻医生这话,廖先生潸然泪下,“谢谢你们!她给原本失去光明的人带去光明,而那个我们都不认识的陌生人也将继续带她看世界。她做到了她想做的!”

     

    廖先生坦言,“她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喜欢到处旅游。”

     

    他带她,等过巴音布鲁克九阳联珠的日落;他带她,望过敦煌戈壁的大漠孤烟直;他带她,在埃菲尔铁塔前合影、小船穿梭威尼斯水城……欧洲、澳洲,东北、新疆,世界地理、祖国风光。他们执手并肩,足迹重影,共同聆听自然心跳。

     

    最后,她走不动了,他推着轮椅,带她登上喀纳斯山巅,再“收藏”一眼壮美山河。“廖先生,答应我一件事,我走的那天,帮我捐献眼角膜,我想继续看世界。”“好……”廖先生咽了咽泪水,“回去,我们一起签。”

     

    在没有癌症的日子,夫妻二人也曾坦率讨论过身后事。廖先生多年热心公益,年轻时常年献血,角膜捐献这样的爱心公益早已进入他们的视野,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把光明留在人间,让活着的人,活得更好,赋予新的希望,这意义非凡。





     

    相关链接:

    据宁波市红十字眼库统计,截止2021224日,宁波市累计角膜捐献登记1855人次,实现捐献320例。

     

    目前,宁波市眼科医院登记排队所需眼角膜移植的病人为300余人。2018-2020年,全市累计角膜移植手术276台,其中宁波市眼科医院248台,占全市角膜移植手术量90%

     



    (央广网、人民日报客户端、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及甬上App、宁波电视台及宁聚App、学习强国App、鄞州日报及鄞响客户端等多家媒体报道)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