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教育
  • 公共卫生
共抗艾滋,共享健康
发布处室:宁波市眼科医院    发布日期:2022-11-24    作者:    阅读次数:
【文字 】【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 2022年12月1日是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12.1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的主题为“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该主题紧密结合了2022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的英文主题“Equalize”的核心信息,强调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携手应对艾滋病流行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倡导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AIDS)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简称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被列入我国法定传染病乙类。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都具有传染性。

    二、艾滋病临床表现

    1、早期:带状疱疹、口腔真菌感染。

    2、随疾病的进展出现持续的不明原因发热、不明原因腹泻、体重进行性下降等症状。

    3、晚期:神志的改变、肢体的活动障碍等表现。

    三、艾滋病的传播方式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活于人体的血液、精液、淋巴液、组织渗出液、阴道分泌物和乳汁中,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足够量的艾滋病活病毒2、有效进入人体内的途径3、病毒在体内存活复制。

    四、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染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存活时间很短。在干燥环境中艾滋病病毒的活性在几小时内降低90-99%,用一般的消毒剂消毒就能达到效果。因此,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五、切断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虽然艾滋病目前还没有可治愈的药物,也没有有效得疫苗,但是控制好传染艾滋病的传染源,切断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做好自我防护,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

    1、预防经性传播:安全性行为是预防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有效措施。做到知情交友,了解性伴健康状况,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

    2、预防经血液传播:不接受未经艾滋病病毒检测合格的血液、血制品、器官;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剃须刀。

    3、预防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是否怀孕、分娩、母乳喂养。

    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关心、帮助、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鼓励他们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措施,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