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教育
  • 青光眼
关注青光眼:共识保视野 指南护光明
发布处室:健康促进科    发布日期:2023-03-15    作者:    阅读次数:
【文字 】【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 2023.3.12—3.18,我们迎来第16届世界青光眼周。世界青光眼周是由世界青光眼联合会和世界青光眼患者联合会共同发起的一项全球性行动,旨在让更多人知道青光眼,了解青光眼,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避免永久性视力损失。 

    今年世界青光眼周的主题是关注青光眼:共识保视野,指南护光明

    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也是全球视力损伤的第二大眼病。亚洲是青光眼患者最多的地区约占全球青光眼患者的60%预计到2040年,亚洲青光眼患者将达到6680万。在中国青光眼的致盲率更高,据估算2020年我国青光眼患者人数达2100万致盲人数达567万。

    一、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病理性眼内压力过高,并造成视神经损害的一类疾病。发病隐匿,早期难以发现,被称作“视力的小偷”。

    二、青光眼的分类及表现

    1、原发性青光眼

    ①闭角型青光眼:分为急性和慢性。

    急性者常有突发眼红眼痛、虹视、视物模糊、同侧头痛,可伴有恶心呕吐,一般在劳累和傍晚时发生,休息后可缓解。情绪激动、暗室停留时间过长、长时间阅读、疲劳均可能导致急性青光眼的发作。慢性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可有视物模糊,鼻根部酸胀感,多数发现视力下降明显时已为晚期青光眼。常表现为视物模糊、视野缩小。

    ②开角型青光眼:多无自觉症状,早期极易漏诊,表现与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类似。

    2、继发性青光眼

    某些眼病(如葡萄膜炎、眼外伤后、眼部手术后等)或全身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长期口服激素等),可导致青光眼。有以上眼病或全身疾病者,如出现眼红眼痛、视物模糊,应尽早就诊,排查青光眼可能

    3、先天性青光眼

    新生儿或婴幼儿出现畏光、流泪、眼睑痉挛时、黑眼珠增大、无光泽,应尽早就诊,排查青光眼可能。

    三、高危人群有哪些

    40岁以上人群、有青光眼家族史人群、近视、远视、高眼压、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压、有眼外伤、眼部手术史者等。

    四、认识误区

    误区1:高眼压就是青光眼

    高眼压是青光眼的一个危险因素。但眼压高,不一定是青光眼。长睫毛(影响非接触眼压测量)、眼压测量时屏气、眨眼,都可能导致高眼压。高眼压患者需要经过长期随访、多次重复检查,结合青光眼其他指标的结果,才可进行综合归纳和分析。眼压正常,也可能发生青光眼。

    误区2:老人才得青光眼

    年龄越大,青光眼发生风险越高。但年轻人,包括儿童,也可能发生青光眼

    五、青光眼治疗

    药物治疗,激光、手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治疗目标是控制眼压,减缓或阻止疾病进展,保护视力、保留视功能。强调定期复诊。

     

    青光眼是一类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疾病。诊断和治疗要规范,在指南和共识的基础上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并且定期复诊,才可保护视野、守护光明。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