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教育
  • 眼表疾病
眼睛视力突然下降或散光加重,可能患上了圆锥角膜
发布处室:健康促进科    发布日期:2023-06-02    作者:    阅读次数:
【文字 】【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 圆锥角膜刚开始往往被误认为近视,如果发现眼睛视力突然下降或散光加重等情况,一定要尽早到眼科医院检查,如果发现患上“圆锥角膜”,要积极治疗,做好防控(不要揉眼睛),尽量避免损害到视力!

    一、什么是圆锥角膜

    圆锥角膜是以角膜扩张、中央变薄向前凸出,呈圆锥形为特征的一种眼病。它常造成高度不规则近视散光,晚期会出现急性角膜水肿,形成瘢痕,视力显著下降。多于青春期发病,缓慢发展。

    圆锥角膜在群体中的发病率为0.04%~0.6%,但是因为多发于青壮年,对社会造成的健康危害远高于发病率和临床症状所表现的严重程度。因此,圆锥角膜是我国重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

    二、危险因素

    目前圆锥角膜的病因尚不明确,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受基因和环境共同影响。

    有较多学者倾向遗传因素是病因,认为圆锥角膜的发生是常染色体显性/隐性遗传合并其他遗传病的疾病。许多遗传性疾病患者均伴发圆锥角膜,如唐氏综合征、马凡综合征、阿佩尔综合征、特纳综合征、视网膜色素变性等。

    也有既往研究表明,揉眼是圆锥角膜发育的重要因素。有研究人员推测,“不揉眼睛,就没有圆锥角膜”,如果揉眼减少,这种疾病的遗传易感性就会消失。既往研究表明,当摩擦传递的能量超过角膜的自然阻力时,就会发生圆锥角膜,而角膜的自然阻力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容易发生永久变形。然而,有专家认为圆锥角膜不是一种遗传疾病,而是一种行为疾病。过度摩擦是必要条件,但它的作用可能会被某些遗传辅助因素触发或增强。

    三、临床表现

    圆锥角膜容易引发近视和散光度数增加。早期圆锥角膜的临床体征不明显,主要症状为单眼或双眼出现近视和散光,其中一只眼或双眼近视和散光进行性加剧。散光度数往往较高且不规则,框架眼镜矫正效果欠佳。部分患者早期未曾到正规的眼科医院检查,导致病情延误。

    “圆锥角膜”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或者没有及时告知患者不能揉眼,有可能会导致角膜进一步变凸,甚至急性水肿,导致视力突然下降并出现疼痛感。一旦发生角膜水肿,就只能通过治疗水肿消退了,也有可能导致角膜结痂,从而永久性的影响视力。严重的话有可能需要角膜移植。

    四、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

    在早期不太严重的患者中(角膜厚度超过400μm,无角膜瘢痕),在接受治疗时主要考虑四个因素:年龄、疾病的稳定性、眼镜或隐形眼镜的耐受性、角膜不规则程度。在稳定的情况下,如果配戴眼镜或隐形眼镜的视功能令人满意,则不需要手术干预。包括但不限于软性隐形眼镜、硬性角膜接触镜RGP、巩膜镜、混合式隐形眼镜、Piggyback背负式隐形眼镜等。

    2、手术治疗

    圆锥角膜新疗法——角膜胶原交联术角膜胶原交联术是利用角膜局部滴核黄素,用于增加能量吸收并释出活性氧,再经由紫外线照射,让角膜组织释放一些粒子,使角膜纤维中的胶原蛋白紧扣一起,角膜因此而变得坚韧稳定。这是目前较为有效治疗圆锥角膜的方法,能较有效改善近视及散光高的症状,也能较好地防控圆锥角膜中间的继续凸起,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圆锥角膜疗法——板层角膜移植传统的穿透性角膜移植可以获得术后较好视力,但有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和外伤后植片哆开的风险。板层角膜移植手术达到了与穿透性角膜移植相同的光学效果,同时有效大大降低了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