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新闻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孩子频繁眨眼皱鼻 滴了1年多眼药水不见好 警惕是抽动症!中医眼科一解“顽疾”
发布处室:医院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3-06-05    作者:    阅读次数:
【文字 】【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 1年多前,年仅4岁的小朋友晓玥(化名)出现双眼反复眨眼现象,每几个月就会复发,通过滴眼药水,又有了短暂好转。

    点击播放视频

    妈妈带着晓玥到当地卫生院就诊,医生检查说是结膜炎,滴眼药水后能好转。那时候开始,家里的眼药水就没停过,可奇怪的是,晓玥反复眨眼的症状并未完全好转,依然经常复发,还伴有眼痒、揉眼的表现。

     骂,叫他别做鬼脸,但根本不管用。

     

    前段时间,晓玥的这些症状又出现了,妈妈听从朋友建议,带着孩子来到宁波市眼科医院的中医眼科门诊,接诊的是余曾芳医师。

     

    余曾芳医生介绍,通过望诊,晓玥个子小小的,人也比较瘦,面色有点黄。再仔细询问,还有偏食的习惯,晚上睡觉多汗。结合小朋友的病史、症状和身体查体后,初步确认不是眼部疾病,而是儿童抽动症。

     

    明确诊断后,余医生给小朋友口服中药,并联合针刺、揿针、耳穴治疗,2周后晓玥小朋友的眼痒症状基本消失,眨眼次数、面部和嘴角抽搐也明显减少,夜间睡觉出汗的症状也有所好转,再看舌苔也变薄了,胃口也好了。

     

    据余曾芳医生介绍,孩子频繁眨眼,并伴随面部抽搐,这是抽动症的表现,有60%的患儿首发症状都在眼部,表现为频繁眨眼、眼痒、翻白眼、皱眉、吸鼻、伴有面部抽搐,偏食等,严重的还会有全身多处抽动、点头、不自主喊叫,这些症状持续一个月就能诊断抽动症了。

     

    抽动症孩子上述情况是不自主的行为,千万不要打骂孩子,以免造成心理创伤。眼药水能缓解部分眼痒等不适症状,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抽动症的发病原因,目前西医尚不清楚,但中医认为跟肝、脾的关系密切。肝主筋,脾主肉。筋和肉主导人的肢体活动。儿童脾常不足、肝常有余的生理特征,导致抽动症多发,所以儿童偏食、挑食、喜食肥甘厚味,会导致饮食劳倦伤脾,更容易发生抽动症。据统计,眨眼的患儿中有71.8%都存在偏食,而眼睑属脾,则表现为频繁眨眼,伴有便溏、腹胀、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消瘦、面色萎黄。

     

    医生介绍说,短暂轻微的抽动,可通过改善饮食习惯、心理疏导、改善用眼习惯来控制,但如果症状超过2周,就需要到医院就诊。抽动症如果不干预,可能会加重,伴发情绪障碍、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严重影响患儿的学习、社会适应能力;并且患儿常因“眨眼、皱鼻、抽动”等行为,遭受同学或是他人的误解、嘲笑,常常对患儿的心理造成焦虑、害怕、紧张、敏感、或是发怒等,长期会影响生活和人际交往,形成抑郁倾向或是攻击性行为,因此抽动症患儿需要及时干预治疗。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