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教育
  • 公共卫生
电子设备屏幕的蓝光也会伤害我们的眼睛
发布处室:防保健康促进科    发布日期:2025-04-11    作者:    阅读次数:
【文字 】【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 生活中,蓝光广泛存在于各类人工光源中,电子设备屏幕中的手机、电脑、平板、电视等电子设备的屏幕是常见的蓝光来源。“蓝光可通过破坏细胞连接,上调ITGB4(整合素β4)表达,促进结膜上皮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MT)和胶原沉积,会导致结膜变性可能促使翼状胬肉的发生。”杨倩婕博士介绍说。

    我们眼睛结膜上皮细胞,原本像排列整齐的小砖块,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守护着眼部也就是眼白的部分。但蓝光照射后,细胞里会产生一种叫活性氧(ROS)的物质。ROS就像捣乱分子,会把细胞间的连接“弄坏”,让“小砖块”排列得乱七八糟。“从实验结果看,经过蓝光照射的小鼠,结膜上皮层变薄,细胞排列得又紧又乱,这就说明蓝光对结膜上皮产生了有害影响。”

    原来,蓝光会让ITGB4的表达增加。ITGB4和细胞的迁移、黏附等过程关系密切。它就像一个 “指挥官”,能下达让细胞到处乱跑、改变黏附状态的指令。在蓝光照射下,ITGB4这个 “指挥官” 活跃起来,促使细胞发生变化。

    蓝光让ITGB4增多后,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它会激活细胞内的ERK/Snail这条 “信号通道”。通道一激活,就像启动了一个 “变身程序”,让上皮细胞逐渐失去上皮细胞的特征,出现一些间质细胞的蛋白表征,失去了原来的形态和功能,这个过程就是EMT。同时,蓝光还诱导胶原蛋白的沉积。

    “翼状胬肉是一种翼状、三角形的结膜退化病变,会因为胶原蛋白沉积而侵犯角膜,从而影响视力。上皮 - 间质转化(EMT)和胶原蛋白沉积是翼状胬肉发展以及向角膜上皮侵袭的两个关键病理机制,因此蓝光有可能还会增加翼状胬肉的风险。”杨倩婕说,“我们还发现蓝光对角膜、晶体上皮以及视网膜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作用。”

    杨倩婕表示:“控制电子设备使用时长是减少蓝光接触的关键。”如今,手机、电脑等设备成为生活必需品,但过度使用会让眼睛长时间暴露在蓝光下。应合理安排使用时间,如每使用1小时休息10—15分钟,让眼睛得到放松。在夜间,尽量减少使用电子设备,避免睡前长时间看手机,可降低蓝光对眼睛的刺激,保护眼睛健康。此外,防蓝光眼镜能有效过滤蓝光。调节电子设备屏幕亮度和色温也很重要。如将屏幕设置为夜间模式或护眼模式,能让眼睛更舒适。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