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教育
  • 公共卫生
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是怎么伤害眼睛的
发布处室:防保健康促进科    发布日期:2025-04-18    作者:    阅读次数:
【文字 】【关闭窗口】保护视力色:
  • 李玲博士的实验,通过4周时间内控制VDT时长(从3小时逐步增加到8小时),找到了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对眼睛的影响机制。

    “我们这项研究的受试者主要是大学生,平均年龄21岁。在实验之前特意给大家发了一份问卷,调研大家平均每日的VDT使用时长。”李玲介绍说,VDT是指可见显示终端设备,包括了电脑显示屏、手机等。“调查显示,参加调查的大学生,使用VDT几乎没有小于4小时的,甚至大部分受试者选择了大于8小时的选项。”

    通过实验,研究团队发现当我们专注于屏幕时,眨眼频率会自然降低,从正常的每分钟约15—20次减少到每分钟5—10次。眨眼减少导致泪液分布不均匀,泪膜稳定性下降。同时,注视屏幕时,眼睛暴露面积增大,加上室内空调环境常常干燥,导致泪液蒸发速率加快。

    李玲表示:“泪膜不稳定会导致干眼的症状显著,表现为眼部干涩、疲劳、灼热感和异物感,视力波动和模糊,进一步在眼部的体征可出现眼表上皮细胞损伤,表现为角膜荧光素染色增加,结膜充血及丽丝胺绿染色增加,长期可能导致角膜上皮屏障功能下降,增加感染和其他眼表疾病的风险。对于学龄儿童,可能影响学习效率和视力发育。”

    转录组分析发现,长期使用VDT会在眼表触发炎症反应。具体来说,使用VDT一周后,眼表细胞显示出炎症相关基因表达增加。上下眼睑边缘毛细血管扩张评分也显著增加,睑板腺功能障碍。此外,还会影响眼表细胞的能量代谢,进一步破坏眼表平衡。

    “眨眼减少→泪液蒸发增加→泪膜稳定性下降→眼表炎症→更多不适症状→进一步影响眨眼和泪液质量,这些变化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李玲解释说。

    根据李玲在医院的临床观察,中小学生干眼症的发病率是呈现上升趋势的,特别是在线上教学和电子设备使用增加后更为明显。“我自己的一个亲戚小朋友才二年级,家长发现经常近期经常揉眼睛,自己会用力眨眼睛,主诉是眼睛干涩、痒。尤其是玩手机后症状加重。在指导减少电子设备使用时间、调整使用姿势、增加眨眼频率并规律使用人工泪液后,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电子视屏类产品,易消耗儿童远视储备量,是儿童青少年近视早发、高发的重要原因。临床眼视光专家建议,0~3岁婴幼儿不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3~6岁幼儿尽量避免其接触和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中小学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屏幕单次时长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时长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屏幕学习时,屏幕中心位置应在眼睛视线下方10厘米左右,距离为电子屏幕对角线长度的4-6倍,观看30-40 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