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卫生
-
暑假期间,孩子的视力健康牵动着家长的心。七月初,宁波市教育局特向广大家长提出建议,守护孩子们的明亮双眼。
这两天,经走访发现宁波家长的近视防控意识较强。家庭正在成为孩子视力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八月初,记者在宁波市眼科医院看到,候诊区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检查视力。
“大宝12岁半,小宝8岁半,目前都没近视,黑板都看得清。”当天,褚女士带着两个就读于鄞州区德培小学的孩子到医院检查视力。她坦言,小宝虽未近视,但远视储备已快耗尽,必须警惕。
褚女士口中的“远视储备”,是指青少年儿童对应年龄的远视度数。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出生后双眼均处于远视状态,而后随着生长发育,眼睛的远视度数逐渐降低而趋于正视。这期间的远视状态被称之为“远视储备”。正常的远视储备能避免或延缓未来发生近视的风险。因此,观察孩子远视储备的消耗速度,也是需要家长格外关注的。
当天,还有特地从象山赶来宁波带孩子检查视力的家长。
“每次假期我们肯定会来眼科医院‘报到’,平时也一直在督促孩子进行户外活动。”石女士是象山人,非常关注孩子的视力健康,“孩子八岁了,目前视力很好。这次主要来检查一下孩子的远视储备情况。”
那么,当前家长们的近视防控意识整体情况如何?记者采访了宁波市眼科医院近视防控办公室主任郭晓红。
“人流量和往年差不多,但家长们的防控意识确实越来越强了。很多人是来做常规检查和预防性观察的,尤其关注孩子眼轴的变化量和远视储备情况。”郭晓红特别提醒,孩子满三周岁后,最好每半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她提到,目前近视防控科普工作更加深入,医院已与宁波市43所学校共建“近视防控圈”,定期进校宣传,显著提升了家长的重视程度。
确保孩子的户外运动时间
家庭中,近视防控怎么做?记者采访了几位家长,听到了不少接地气的做法。宁波市镇安小学新二年级学生阎悦的家长给孩子立下规矩:严格限制电子产品,保证充足户外运动。
暑假里,亲子运动成了家庭日常。“幼儿园起她便开始学习轮滑,现在我们每周会坚持带娃外出轮滑两次。平时她自己也会坚持跳绳,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阎悦爸爸说,目前现在的视力良好,希望能一直保持下去。
海曙区高桥镇中心小学的新五年级学生练励晨昱同样也是户外运动的积极践行者。作为宁波市教育局评选的2024年中小学生“明眸亮睛”形象大使之一,这位阳光少年在暑假里依然奔跑在绿茵场上,让足球运动成为护眼的天然屏障。
练励晨昱的家长告诉记者,为了让孩子尽量少看电子屏幕,在孩子一年级的时候,他们家就切断了电视电源,家长平时在家的时候也不看电视。“因为如果家长看电视,孩子可能也会忍不住来看。家长要做好带头作用,尽量减少孩子看电子屏幕的时间。”
在暑假科学护眼
如何充分利用暑假做好近视防控?郭晓红主任给出实用建议。
暑假期间日照时间长,是“目”浴阳光、近视防控的黄金时间。因此,家长要树立科学育儿理念,引导孩子合理规划假期生活;积极参加户外活动、体育锻炼等。但要注意的是,暑假天气炎热,户外活动时要注意防晒,建议在清晨、傍晚等阳光不太强烈时进行。
家长在家时要引导孩子科学合理规范使用电子产品。学习、阅读时,注意坐姿,牢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后,远眺20英尺(6米)外20秒以上(“20-20-20”原则);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少吃甜食、含糖饮料和油炸食品等。
此外,建议家长暑假期间带孩子至正规眼科医疗机构做一次眼科体检,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早矫治,控制近视发生发展。